日期:2025-09-26 17:23:20
育儿补贴政策刚一出台,骗子们就迅速瞄准了新手父母。9月8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育儿补贴正式全面开放,按年发放,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每孩每年补贴3600元。短短几周内,针对这一政策的诈骗电话已经出现,骗子们能准确报出孩子的姓名、出生日期甚至申领金额低息配资股票,在层层诱导下,不少家长差点被骗输入银行卡密码,甚至有人眼睁睁看着“奶粉钱”被划走。
调查发现,母婴信息等个人隐私泄露已屡见不鲜,背后是一条完整的公民隐私信息销售产业链。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检察官周梦梦指出,只要诈骗剧本戳中痛点并掌握足够的个人信息,诈骗分子就能精准切中受害人的心理弱点。这类诈骗剧本紧跟社会热点,呈现出明显的时效性和定制化特征。
林尧今年刚迎来二胎,她在支付宝完成了育儿补贴申请。不久后接到自称是育儿补贴发放工作人员的电话,对方核对了宝宝信息,并让她在手机浏览器输入一个网址。林尧按照指示操作,最终进入一个线上会议,另一名“工作人员”要求她打开微信钱包。这时,她发现手机上方出现了录屏小红点,立刻退出了会议。
王峰就没那么幸运。他同样接到了诈骗电话,对方引导他登录指定网站并下载陌生应用。随后,他的手机屏幕白屏,直到收到银行卡金额转出提醒,他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5000元。警方确认第一笔资金已被转入境内账户,第二笔因转向境外而被银行拦截。
除了这些直接的诈骗手段,还有一些人通过社交平台声称可以在卫健委官网快速申请育儿补贴,实际上这些钓鱼网站会引导用户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。网络安全专家解释,这些钓鱼网站通常使用非常规域名,降低用户的警惕性,几分钟即可上线。
年轻父母们疑惑,骗子为何能精准地叫出新生儿的姓名和出生日期?2024年10月,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,涉案人员包括一家月嫂服务公司的内部人员,他们将母婴信息倒卖给摄影机构,后者再批量拨打推销电话。检察机关对涉案人员提起公诉,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,要求公开赔礼道歉和支付赔偿金。
除了“内鬼”,个人信息还可能通过技术窃取、非法采集等方式泄露。网络安全专家张鑫提到,公共Wi-Fi、某些APP内置SDK、甚至照片元数据都可能成为信息泄露的途径。一旦个人信息流入黑色市场,会被层层倒卖,最终落入诈骗团伙手中。
在隐私泄露的黑色产业链上,上游为提供技术支持的黑客或“内鬼”,中游负责贩卖数据,下游从事诈骗、洗钱等黑产。这些环节之间密切配合,完成对公民个人信息的“收割”。暗网和海外社交软件常常是这些交易的场所,新生儿信息在黑市上极为抢手,用这些数据实施精准诈骗后的命中率较高。
当前,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数量上升最快的刑事案件类型。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郑翔表示,作为非接触性犯罪,电信网络诈骗之所以能够实施,是因为有庞大的黑灰产从业者为其提供帮助。近年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法律均涉及数据泄露问题,但数据泄露从未停止。
个人信息泄露案件呈现几个典型特征:信息经过多手倒卖,源头追踪难度大;网络传播速度快、范围广;越敏感的信息交易价值越高。案件线索主要来自群众报案、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主动摸排和企事业单位内部检查。治理难点在于技术对抗升级、跨境作案取证困难、数据源头混乱、公众防范意识参差不齐以及跨部门协作复杂。
2024年12月1日,由公安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《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》正式施行。司法机关既要在刑事端追究主犯与参与方责任,也需配合行政监管、行业合规与社会防范,从源头和链条两端形成合力遏制这类犯罪。
王峰的经历警示大家,家长群体必须更加警惕,不要轻易接听陌生来电,不要下载来源不明的APP低息配资股票,储蓄卡最好关闭境外交易权限,并设置每日转账限额。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